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CIMT2015展会现场,德国埃斯维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销售总经理 Reiner Fries接受了荣格工业传媒的独家采访。
Q:世界机床业正在朝着“集成制造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关于如何实现这种集成制造,您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Reiner Fries:我认为,“集成制造”涉及两方面:一,将众多制造工序集成在一台机器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多主轴加工中心,它不仅仅能实现3轴4轴联动钻孔,攻丝和铣面,并且还能实现5轴联动加工,加上可以通过特别的方式来完成车削加工。这种车削方式叫做插补车,它是通过机床运动轴来完成,工件不用旋转而是机床主轴上的车削刀具与机床X,Y,Z轴的同步运动。因此,使用我们带有车削功能的四轴加工中心,那么您可以淘汰车床了。 并且将我们四轴加工中心升级为五轴联动的加工中心是我们机床的标准选配它甚至还可以改装。我们的原则一直是再一台机床上通过1或2次装夹实现工件的全部加工。
第二个方面是现在正被热议的:如何能够更好的集成机床与机床之间的协作。 这一点在多工序加工中格外重要,因为其中一台机床的加工依靠前一台机床的加工,或者您需要在您另外一个工厂里的机床跟你所在工厂的机床加工同样的程序。所以您所在工厂的机床加工程序的所有经验可以轻松的通过网络传到您另外一个工厂,这样您可以在任何地方实现您已经优化好的加工程序。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远程服务(PULSE)轻松传输机床数据, 各类加工数据和机床设置数据可以通过与网上银行一样的安全保护连接方式传送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工厂。而我们SW在10年前就开始了该项发展,所以我们很自信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技术。
我认为集成制造的下一步是集成自动化,例如机床之间通过机器人来操作工件。根据系统的结构布局,机器人可以识别并越过某台停机的机床或者某个故障设备。这个技术或者想法的应用并不新,但是他要求您在规划工厂时有不同的设想,从而使得不仅仅是操作工,生产工程师和维护工程师知道在其中一台机床停机时如何维持生产线,并且要规划好机床和软件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
我们知道从技术角度上来看是可能的,只要所有的软件和机床都兼容并都连接在同一个服务器上。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很多实际情况,包括网络安全, 数据的精准,谁来实施这一策略,以及发生不同情况该如何处理。 所以我们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是总体来说,集成制造和网络连接是已经实现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将它清晰的呈现给客户,并将集成制造能给客户带来的优势解释给他们。
Q: 2014年10月,中德两国政府宣布开启“工业4.0合作”战略,希望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革命性改变。请您谈谈您的看法好吗?
Reiner Fries:工业4.0 是通过结合各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标题。它同时也促使机床自身更多的来处理当今复杂的生产制造系统。第一步就是使用我们高柔性,高产能的多主轴加工中心,机床上带有软件可以实现可视加工,允许条件监控,也可以预测维护保养还可以实现离线优化。下一歩会像飞机里的自动驾驶模式和汽车里的无人驾驶模式一样。
我们SW现有的服务已经能够让客户在他们的现场仔细的监控他们的机床和系统。我们有几个使用PULSE报告的客户已经能够定期的了解SW机床的性能并且能够看到他们该如果提高改进他们的管理从而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举个小例子, SW机床可以给您的刀具工程师发手机短信告诉他机床中某一个刀具的使用寿命快结束了,新的刀具要及时准备好并按时更换。 或者机床停机了,那么维护工程师会收到手机短信告诉他机床液压油过低,或者某个零件坏了。工业4.0的下一个步发展方向会是,机床会自动订购新备件来更换已坏零件,只要邮箱地址提前被客户认证。另外一方面是实现所加工零件的所有追溯性。如果一个客户想要存储某个零件加工的所有数据,从加工,去毛刺,清洗到测漏等,然后再经过所有的组装过程,最后成为一个例如汽车的ABS阀体,你可以想象在整个过程生成的数据是多么巨大。而当你知道我们一台SW四主轴加工中心一年可以生产25万件阀体时,你就知道你需要一个空间巨大的存储器。
关于中德合作,我认为我们需要确定几个适用于IT行业的行业标准。 由于制造标准每个公司都不一样,IT的处理能力和IT政策不同客户之间也不一样,这些也要提前明确。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样的数据可以传送和储存,并且储存在哪里才是最安全的。
我相信工业4.0接下来的几步都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在这一领域是非常强势的,中国客户都非常渴望在这一领域更进一步。对于德国制造业来说,中国是一个重要而又巨大的市场,我们会积极的促进这一领域的合作,同时我们也非常高兴如果我们的客户愿意使用我们所研发的技术。由于中国的制造业工程师,管理人员思想都比较先进,并且对新技术新概念带有敬意,我们双方双赢的合作也得益于此。